微酸性电解水对荞麦面条保鲜及食用品质的影响
荞麦素有“五谷之王”的美称,除含有常规营养成分外,还富含氨基酸、不饱和脂肪酸、黄酮类、硒等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,因此常和其他主粮组合食用,以提高人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健康水平,荞麦面条也由此孕育而生。
荞麦面条分为干面和鲜湿面,其中,鲜湿面因其口感好、有嚼劲等特点,更受消费者喜爱。然而,荞麦鲜湿面中水分含量高、营养成分丰富,极易腐败变质,这也一直是该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。
1、控制菌落总数
NY/T 1512-2021《绿色食品生面食、米粉制品》规定,当菌落总数超过3×105(即5.58 lg)CFU/g时,面条存在食用安全风险,应停止贮藏。
研究发现,微酸性电解水能够有效降低荞麦面条中菌落总数,效果显著优于高温蒸汽处理和蒸馏水处理。此外,经蒸馏水浸泡+高温蒸汽处理后的面条,贮藏至第8天(贮藏期为7天)时,菌落总数已经超标;而若采用微酸性电解水浸泡可使得面条贮藏期延长至9天;若采用微酸性电解水浸泡+高温蒸汽处理,面条贮藏期则可达到12天。
2、酸度缓慢上升
采用滴定法对酸度进行测定,发现酸度与菌落总数的变化趋势相一致,微酸性电解水+高温蒸汽处理效果最佳,酸度值上升最为缓慢。由此也表明酸度与微生物代谢和大分子物质分解产酸有关。
3、色度变化缓慢
白度可反映荞麦面条的色泽情况,白度越低,色泽越暗,当面条白度小于45时,会影响人们的感官和食欲,不宜食用。
研究发现,随贮藏时间延长,面条色泽均有不同程度变暗,其中,微酸性电解水+高温蒸汽处理的效果最好,能够延缓面条色泽变暗,在贮藏期的前7天内,白度变化相对缓慢。
4、蒸煮特性明显提升
本研究通过荞麦面的断条率、蒸煮损失率和吸水率三项指标,判断不同处理后对面条蒸煮特性的影响。研究发现,随贮藏时间的延长,断条率和蒸煮损失率逐渐上升,吸水性在下降。其中,微酸性电解水+高温蒸汽处理对荞麦面条蒸煮特性有明显的提升作用。
5、质构性能明显提升
下一条: 已经没有了